设为首页  |  收藏国学研究会
帐号 密码
目录一览
新闻资讯
国学讲座——风水助人与弑力
南京国学会——子不语茶堂
南京国学会公益讲座------名字与
2019年1月17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9年1月6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8年12月8日南京国学研究会谈茶
 
货币流通
传统文化之钱币文化: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发表时间:2015-7-19  点击:6893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的传承性和广泛的传播性。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要选择一种最能承载和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则非中国古代钱币莫属,这是由钱币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钱币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钱币是指退出流通的货币,货币强调的是经济属性,而钱币强调的是文化属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的货币是天然海贝,这从中国文字结构上就可证明,如凡与价值有关的字,绝大部分从。分贝成贫、贝少为贱,这说明早在文字形成的时候,贝已经是体现价值的东西了。铜贝出现于公元前九世纪的商代中晚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铜贝的铸造,标志中国进入了金属铸币时代。早期的金属铸币,形制上来源于刀、铲等原始农具,秦朝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材质多用铜、铁,而不用金、银等贵金属。钱币图饰不用人物或动物图案而为文字,早期多记币值为称量货币,唐朝开始统一记年号称通宝。纸币是中国最早发明使用的,萌芽于唐末,产生于北宋,由雕版印刷制成。历经南宋和金,到元代制度完备,实行纯纸币制度,明清两代也都有发行。

钱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其他文化要素所不具备的特性。

首先,钱币是中国古代文化最早的组成要素。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货币。因此,可以说钱币是中国文化最早的组成要素,这是其他文化要素所无法相比的。

其次,钱币伴随中国古代文化延续发展,从未间断。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始,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直至延续到清末的制钱。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后二十世纪初,钱币贯穿了三千多年的整个中国古代史,并呈现出文化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时代性、传承性及传播性。这也是其他文化要素所望尘莫及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钱币承载和涵盖了历史进程中几乎全部的文化信息,这更是任何其他文化要素如文学艺术、器物以及科技发明所不能替代的。如:

形制上,为圆形方孔。一般认为这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其所倡导的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位上,早期铸有面值,属称量货币,如秦半两、汉五铢。唐朝铸开元通宝钱,不再纪重,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一钱,十钱为一两,这就是重量单位的由来,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关键,俗称的半斤八两逐渐失去其原初的意思,钱币直接影响了度量衡单位及十进位的实行。

图饰上,不用人物或动物图案而为文字。钱币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谓大篆,秦以后是小篆,六朝以后多用隶楷。唐代开元通宝钱使用的是隶书。宋代文学艺术空前繁荣,表现在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各种书体全有,一部钱币史所呈现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除汉字外,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上还有各种少数民族文字,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数民族古文字大全。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早期为泥范,基本是一钱一范。后来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用叠铸技术。到唐朝时发展为翻砂浇铸。纸币的使用则促进了造纸技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发展。无论是铸造铜钱还是印刷纸币,为满足社会流通需要,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成熟的技术;从防私铸及防伪造考虑,所采用的又必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可以说一部钱币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史、造纸史和印刷史。

钱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一种钱币总是在继承原有钱币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种时代性,从唐朝开始表现为随年号的变更而铸造相应的年号钱,使得钱币的发行与历史的进程如此的紧密相连,以至于可以说,一部钱币史所串联的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

一枚钱币,可以流通全国乃至整个世界。钱币不仅是交换的手段,同时也是政治主权的象征和文学艺术、铸造(印刷)技术的传播媒介。如,中国古代的印刷技术,就是通过元代波斯伊利汗国仿照元钞发行纸币而传入伊朗并进而向西传入欧洲的。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受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影响,最初都使用中国钱币,后来则仿照中国钱币铸造圆形方孔的汉文钱。这些钱币与中国古代钱币一同构成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因此, 又可以说,一部中国钱币史所呈现的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独创产生后,便一脉相承,从最早的商代铜贝到最后的民国通宝,延续发展三千多年。期间源远流长而未曾间断,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无论是从钱币的形制上、单位上、图饰上、还是铸造或印刷技术上,乃至对外文化交流上,钱币都非常集中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

开展钱币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钱币文化虽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社会各界应有的重视,在文化研究领域也没有应有的地位。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钱币学的局限和影响,我们的很多钱币研究工作者以及收藏者和爱好者,还没有摆脱就钱论钱的窠臼,仍然满足于钱币版别的细分和钱文书体的对比上,或是仅仅关注市面价格的涨涨跌跌,而没有或很少研究和挖掘钱币背面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钱币界之外因不了解或接触不多,仍然在用传统的旧观点看待钱币学,或视之为传统金石学的一部分,称为玩钱;或视之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仅为确定墓葬年代起一旁证的作用。致使钱币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今,社会各界都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都在强调和呼吁要加强文化建设,中央也提出了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当此之时,我们要积极开展钱币研究,特别是倡导对钱币所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的研究,要研究钱币背后所蕴涵的社会政治的、思想的、经济的、军事的、科技的、文化的历史,及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要加强对钱币知识的宣传普及。

积极开展钱币文化研究和钱币知识的宣传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对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构成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凝聚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以汉民族为主体,各兄弟民族共同努力,创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这种多元一体的特征在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和具体。如中国古代钱币文化自秦朝统一币制后,圆形方孔这一形制就确定下来了。此后,无论是氐族成汉政权李寿铸造的汉兴钱、匈奴大夏政权赫连勃勃铸造的大夏真兴钱、蒙古建立元朝之前铸造的大朝通宝以及辽、金和西夏铸造的汉文钱采用的都是圆形方孔式样;就是龟兹、突骑施、回鹘、西夏、契丹、后金,甚至清同治年间反叛的热西丁等铸造的少数民族文字钱币也都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清代在新疆铸造的光绪天罡及在西藏铸造的乾隆宝藏等银币,因系手工打制,中间的方孔技术上不好完成,仍打印一方框,表示方孔。这些事例,都从钱币文化上体现了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构成的特点。说明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钱币文化是各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

其次,有利于确立中国钱币文化在国际钱币界的地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同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钱币文化是世界两大钱币文化体系之一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的重要代表,对世界钱币文化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进程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东亚地区的朝鲜、日本、琉球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历史上长期使用中国钱币,后来则仿照中国钱币铸造圆形方孔钱,并用汉字,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钱币文化都属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亚地区在13世纪完成伊斯兰化以前,所铸造的钱币无论是形制、文字、铸造技术乃至钱币制度等方面都明显地受到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影响;地处西亚的伊朗,在蒙古统治时期曾仿照元朝推行中国的纸币制度,致使中国古代纸币制度及雕版印刷技术通过伊朗向西传入欧洲,并在此后欧洲经济发展和文化知识普及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古代钱币文化的研究,特别要加强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对世界钱币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贡献的研究和宣传,以此确立中国钱币文化在国际钱币界应有的地位。这也和开办孔子学院一样,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及教训,为当今现实的货币金融政策服务。

我国古代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记录和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的变迁和制度的变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秦朝废除形制各异的六国刀币、布币,统一发行圆形方孔钱,确立了我国古代货币的形制,延续使用两千多年;汉五铢确立了我国古代钱币的重量及大小,这一重量标准一直使用到清末。五铢钱流通七百多年,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唐开元更是开通了一个新的时代,并成为周边国家及地区模仿铸造的标准。这些都是成功的例子。但是,王莽的币制改革及咸丰年间铸造大钱则是失败的典型。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及教训,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原因,对我们制定当今的货币金融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传统文化是又名炎黄文化已经日常称呼的国学,其中传统文化包括面很广,例如传统文化之经部 传统文化之史部 传统文化之子部 传统文化之集部 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 传统文化之戏曲 传统文化之武术 传统文化之美学 传统文化之道学 传统文化之佛学 传统文化之儒学 传统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游学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学习 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传统文化少年班 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国学文化研究 国学文化教学 国学文化游学 国学文化教育 国学文化学习 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国学文化培训班 国学易经培训班 国学交流班 成人国学教育 幼儿国学教育 青年国学培训 国学培训交流 国学学术交流 国学培训老师 国学培训大师 国学讲座 国学课程 国学交友风水大师段苍李道家易经风水师 起名大师古耆 道家古耆易经取名师 八字命理解析-古耆

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南京传统文化研究 南京传统文化教学 南京传统文化游学 南京传统文化教育 南京传统文化学习 南京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南京传统文化少年班 南京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南京国学文化研究 南京国学文化教学 南京国学文化游学 南京国学文化教育 南京国学文化学习 南京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南京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南京国学文化 国学 传统文化 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上条新闻:传统文化之广东番禺传统美食——姜撞奶
下条新闻:风水之玉千万不能乱戴!
友情链接:
国学研究会 | 国学文化 | 国学研究 | 国学教育 | 国学培训 | 国学讲堂 | 国学教育 | 国学讲师 | 少年国学 | 传统国学 | 国学名师 | 国学讲堂 | 国学课堂 | 国学名人 | 国学经部 | 国学史部 | 国学子部 | 国学集部 | 国学运用 | 国学书记 | 国学古籍 | 国学资料 | 国学论坛 | 国学交流 | 国学民俗 | 国学网站 | 国学人才 | 国学民风 | 玄武国学 | 秦淮国学 | 河西国学 | 下关国学 | 江宁国学 | 溧水国学 | 仙林国学 | 浦口国学 | 新浦国学 | 国学交流 | 风水易经 | 风水起名 | 道家风水 | 风水讲堂 | 风水培训 | 风水名师 | 风水研究 | 传统风水 | 风水逸事 | 风水起名 | 风水奇闻 | 风水奇人 | 风水大师 | 风水地理 | 星象风水 | 堪舆风水 | 山地风水 | 工厂风水 | 厨房风水 | 卧室风水 | 客厅风水 | 楼房风水 | 建筑风水 | 平原风水 | 湖泊风水 | 工地风水 | 公共风水 | 城市风水 | 小区风水 | 办公风水 | 风水讲坛 | 风水研究 | 风水解密 | 风水生活 | 风水起源 | 风水书籍 | 国学名著 | 风水古籍 | 国学孤本 | 建筑风水 | 室内风水 | 风水派别 | 风水流派 | 风水分类 | 道家风水 | 阴阳风水 | 生机风水 | 风水生基 | 起名课堂 | 起名研究 | 起名交流 | 起名论坛
申请链接,请联系国学研究会QQ: 951638995
南京国学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5107号-1
地址: 御道街南航科技园29栋D楼-018室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门向北走100米, 御苑宾馆斜对面)
电话: 025-58599189 86319198 传真: 025-85525838 QQ: 951638995 微信: guqi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