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国学研究会
帐号 密码
目录一览
新闻资讯
国学讲座——风水助人与弑力
南京国学会——子不语茶堂
南京国学会公益讲座------名字与
2019年1月17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9年1月6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8年12月8日南京国学研究会谈茶
 
华夏美食
怕热怎么办?吃冷饮——中国古代冷饮史
  发表时间:2015-5-25  点击:2535

《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藏之凌阴。”所谓,凌,本身具有冰的意思;阴,自然指代阴寒之处,故而凌阴便是古代的冰窖。根据《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设置“凌人”之职务主张藏冰、供冰,而且这一职位不低。据考证,文王之子封于卫,是为卫侯,而在朝中担任“凌人”一职,位属天官之序。其子孙的一支世代继承“凌人”一职,后世子孙以“凌”为姓,这便是凌姓的起源。据考古发掘,故秦之地的陕西曾经挖掘出了凌阴冰窖,借助草木为保温层深挖地下十数米形成较低温,使得冰块能够经夏天不化。当然这种土豪的设施也只有当时的大贵族和王室才能用得起。

最早的冰使用除了少量的放置室内降温之外,多用在祭祀和宴饮。宴饮主要是用来冰镇酒水,大件的酒水直接放在一种形制类似于缶的叫做冰鉴的器具里面用以冰镇。

《周礼•天官冢宰》说:“凡内外饔之善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供冰鉴,宾客供冰。”冰鉴由内外两件器皿组成,外面是一大方鉴,内部中央放一小缶,把冰块放于鉴与缶之间,缶内酒变得清凉醇香。在进行祭祀和宴请宾客时常用冰鉴供洒。大约2012年的时候有幸往中国最富盛名的文玩市场潘家园溜达的时候,曾有人向我推销冰鉴这一大家伙,不过做工就不敢恭维了。

除此之外,越国、楚国墓葬都有发掘出过温酒器和冰酒盘。至于祭祀,不知读者诸君是否有参加过乡下的丧礼。中国的丧礼起源于周,现今在乡下的白事还是比较传统,停尸七天,然后为事主擦拭小殓、大殓之后发丧,这中间的时间非常长,现代还好有冰棺材。

而古代呢,特别是礼制严密的周代,夏天不可能让大行皇帝就那么烂着臭出来,所以冰块是必须的。当然,也不是每个皇帝或者诸侯都能有冰块不腐烂。九合诸侯,威风天下的齐桓公晚年因为继承人问题决策不正确,于是活活饿死在自己宫殿里面,也没人收拾老爷子的尸身,大夏天一直到了腐臭才给发丧。当然祭祀不可能只有那么一种用途,夏天祭祀的时候的鱼、脍等等也需要冰镇保鲜。冰块本身也是祭品的一种。

到了比较晚的时候,窖藏的冰块也被作为一种珍贵的赏赐赏给下面的官员大臣。汉廷每年盛夏都要把凌室中的藏冰赐给文武大臣消暑。曹操在修建铜雀台的时候,也在铜雀台里面专门修建了冰井,专用藏冰来降温。成书于晋代的《邺中记》就记载:“冰井藏冰,三伏之热.以冰赐大臣”。每逢酷暑天,曹氏父子常来此地,曹丕还作文记之,说“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大会臣下及诸多文人消暑。除了冰冷的冷藏方式外,《博物志》一书中则记载了另一个方向,风冷。书中说,供应葡萄酒的西域多深山岩洞,洞内多风而凉爽,酒放在洞内可以变得冰凉舒爽。

不过至此,可以看见古人的用冰还是很单调的,最多冰冰饮料啦,冻冻食物什么的,只能带来凉爽而没有口感上的享受。这一现象在唐代开始得到了改变。唐代,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全新冰饮,比如酥山。酥山在唐代出土的墓葬壁画当中多有出现。所谓的酥,是奶制品。唐代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汉族与草原游牧少数民族的融合使得大量的草原食物进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酥就是之一。根据元代的《饮膳正要》记载,先把牛奶反复煮,捞取上层固态物经过加工即为酥,有点类似于奶油,酥中心不凝固的就是醍醐。

而除此之外明间有出现了冰酪的食物,杜甫、白居易等人就曾经食用过,并且还做诗记载。到了杨家因为杨玉环得势之后,杨国忠家更是喜欢用冰雕饰以金银,除了夸富显赫之外也是用以消暑。而除了这些比较大众的做法之外,唐代的宫廷还发明了清风饭来消暑。

根据宋代陶谷《清异录•馔羞》记载:“宝历元年,内出清风饭制度,赐御庖,令造进。法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事毕,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进,惟大暑方作。”这其中龙睛粉味道甜,牛酪浆奶香十足,龙脑粉味道清凉,经过冰镇之后食用想来应当是沁人心脾。这种做法颇有点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食物融合的味道。

而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宋代,就不仅仅是达官贵人才享用的起冰饮了,根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的记载了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冰茶、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缩脾观、冰雪、沉香水等等,种类从固态的冰沙到膏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类似于绿豆粥的一种冰饮。

而皇宫内,更是在盛夏的时候赏赐“蜜沙冰”给大臣,大致是一种刨冰似得食物。这么想想,我们现在的待遇不弱于当年的权贵了。杨万里还写了一首诗“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醉,雪向日冰消”来夸赞当时食用的一种以冰、牛奶、果汁调和的冰酪。

元代的因为游牧民族通知,所以多以奶制品、牛乳等制作冷饮,非常近似于现代的冰淇淋。明清的蓄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仅在苏州,阊门外设有24座冰窖。南京国学研究会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传统文化是又名炎黄文化已经日常称呼的国学,其中传统文化包括面很广,例如传统文化之经部、传统文化之史部、传统文化之子部、传统文化之集部、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传统文化之戏曲、传统文化之武术、传统文化之美学、传统文化之道学、传统文化之佛学、传统文化之儒学、传统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游学、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研究班、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传统文化少年班、传统文化培训班、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国学之史部、国学文化之子部、国学文化之集部、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国学文化之戏曲、国学文化之武术、国学文化之美学、国学文化之道学、国学文化之佛学、国学文化之儒学、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国学文化研究、国学文化教学、国学文化游学、国学文化教育、国学文化学习、国学文化研究班、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国学文化班、国学文化少年班、国学文化培训班、国学易经培训班、国学交流班、成人国学教育、幼儿国学教育、青年国学培训、国学培训交流、国学学术交流、国学培训老师、国学培训大师、国学讲座、国学课程、国学交友。风水大师段苍李道家易经风水师 起名大师古耆 道家古耆易经取名师 八字命理解析-古耆

如今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南京传统文化研究、南京传统文化教学、南京传统文化游学、南京传统文化教育、南京传统文化学习、南京传统文化研究班、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南京传统文化少年班、南京传统文化培训班、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国学之史部、国学文化之子部、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国学文化之戏曲、国学文化之武术、国学文化之美学、国学文化之道学、国学文化之佛学、国学文化之儒学、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南京国学文化研究、南京国学文化教学、南京国学文化游学、南京国学文化教育、南京国学文化学习、南京国学文化研究班、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南京国学文化班、国学文化少年班、南京国学文。竹


上条新闻:你真的会吃螃蟹吗?知道哪里该吃哪里不该吃吗?
下条新闻:趣谈:“豆”在古代不可吃
友情链接:
国学研究会 | 国学文化 | 国学研究 | 国学教育 | 国学培训 | 国学讲堂 | 国学教育 | 国学讲师 | 少年国学 | 传统国学 | 国学名师 | 国学讲堂 | 国学课堂 | 国学名人 | 国学经部 | 国学史部 | 国学子部 | 国学集部 | 国学运用 | 国学书记 | 国学古籍 | 国学资料 | 国学论坛 | 国学交流 | 国学民俗 | 国学网站 | 国学人才 | 国学民风 | 玄武国学 | 秦淮国学 | 河西国学 | 下关国学 | 江宁国学 | 溧水国学 | 仙林国学 | 浦口国学 | 新浦国学 | 国学交流 | 风水易经 | 风水起名 | 道家风水 | 风水讲堂 | 风水培训 | 风水名师 | 风水研究 | 传统风水 | 风水逸事 | 风水起名 | 风水奇闻 | 风水奇人 | 风水大师 | 风水地理 | 星象风水 | 堪舆风水 | 山地风水 | 工厂风水 | 厨房风水 | 卧室风水 | 客厅风水 | 楼房风水 | 建筑风水 | 平原风水 | 湖泊风水 | 工地风水 | 公共风水 | 城市风水 | 小区风水 | 办公风水 | 风水讲坛 | 风水研究 | 风水解密 | 风水生活 | 风水起源 | 风水书籍 | 国学名著 | 风水古籍 | 国学孤本 | 建筑风水 | 室内风水 | 风水派别 | 风水流派 | 风水分类 | 道家风水 | 阴阳风水 | 生机风水 | 风水生基 | 起名课堂 | 起名研究 | 起名交流 | 起名论坛
申请链接,请联系国学研究会QQ: 951638995
南京国学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5107号-1
地址: 御道街南航科技园29栋D楼-018室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门向北走100米, 御苑宾馆斜对面)
电话: 025-58599189 86319198 传真: 025-85525838 QQ: 951638995 微信: guqi8388